青铜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19年12月挂牌成立,为自治区第二批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青铜峡市坚持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高起点开局、规范化运行、特色化推进,不断探索文明实践的有效方式。 一是搭建组织架构。坚持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主题主线,研究制定《青铜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推进方案》《青铜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计划》,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搭建了以市、镇(街道)、村(社区)为单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站三级架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抓统筹、宣传委员抓推进、宣传干事抓运行的工作体系。二是统筹整合资源。按照党组织建设强、产业发展好、群众基础好、实践活动常态化、阵地建设标准化择优在全市8镇1街道107个村(社区)选择6镇1街道23个村(社区)开展建设试点工作,整合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科普基地等科教文卫体三级城乡公共服务阵地,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3个,构建文明实践阵地服务集群。三是强化志愿服务。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目标要求,积极培育“1+8+X”有特色品牌的志愿服务队,将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等统一整合,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理论宣讲、惠农政策、文明实践等8支市级志愿服务队、9支镇(街道)志愿服务队,围绕“讲、帮、乐、树、庆”五种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建了6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分队,作为最基层的文明实践细胞,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格。截止目前,青铜峡市注册志愿团体301个,实名志愿者56972人。四是推行积分管理制。建设“爱心超市”“初心银行”“善行银行”,以积分制管理助推文明实践活动,把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用积分奖励善行,用减分惩戒歪风,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脱贫攻坚,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已建成并运营“爱心超市”9个、“善行银行”2个、“初心银行”1个。五是创新问需渠道和宣传形式。探索建立“互联网+文明实践”模式,对接融媒体中心平台,积极创新“群众点单、组织下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中心评单”的“五单制”服务机制,利用“云上青铜峡”客户端市民云信息化平台、微信公众号留言、文明实践项目征集箱和“点亮微心愿”活动等方式实时掌握群众需求;开发建设“村村享”终端+云广播、云视频信息化平台,建立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精准扶贫、便民服务等六大功能,通过分时段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科学,给群众提供了便捷化学习平台,提高了宣传工作效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同时,整合全市市直各部门文明实践活动资源,制定84项年度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清单,实现群众点单与文明实践配菜双优化。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955场次,参与、受众群众达29400余人。
查看全部